close

▼期待許久,終於見到她們,全都挺直腰桿、頭頂雪白花冠、散發芬芳氣息…會客囉!
01  
▼七點多的大清早,大馬路的交通也跟著忙碌起來。
02  
漫長的暑假結束了,新生、舊生開步走,今天也是國中小學學校,新學期開學的第一天…要到桃園大溪,為了節省一些騎程的時間,一早從中和、板橋、土城,一路沿著市區道路而行。在非假日的大清早,城市節奏就是忙碌的道路行進曲,單車行在其間,還是要小心…。
▼土城金城路上的單車道。
03  
細細窄窄的單車道,一路因地勢關係,雖然上上下下,但比騎在大馬路上要安全多了!但是單車道,因為與路邊汽車停車格相鄰,所以,要慢慢騎,要專注,因為停在路邊的汽車中,會不會突然有人開車門?
▼土城城林大橋,往樹林方向的機車、單車道入口。
04  
▼望見城林大橋橋下的綠色帶。
05  
穿越了大半的市區,決定從土城城林大橋接上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往鶯歌前進。大台北區市區各溪河的河濱自行車道,建設與維護都很好,尤其騎單車在沿岸的綠色帶,身置其中,讓人的視覺所及,感覺特別舒服,也為城市增添了不少綠意。
▼新北市樹林區,漂亮的鹿角溪人工濕地區。
07  
人工濕地,是利用大自然的動植物生態機制,去改善城市都會區產生的汙水,淨化後再流入大溪大河,是具有防汙、生態、景觀與休閒的多功能機制設計,盼為大地萬物的生活空間,提供永續存在的機能…。
▼樹林堤防。
08  
雖然知道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是建立在堤防上,但欣賞濕地時,才發現一塊石碑刻有「樹林堤防」四字,才知此自行車道,就是樹林堤防。又直又寬的車道,維護良好,視野美麗,騎在上面真是身心舒暢!
▼原住民族主題部落公園。
09  
▼柑園二橋下的自行車道。
11  
往鶯歌,上次來這裡還在整修,現在從橋下的自行車道直走就好,不用再上橋等紅綠燈過馬路。過了這柑園二橋,自行車道即將離開堤防,轉入河岸自行車道。
▼柑園大橋旁的自行車牽引道。
12  
暫時離開自行車道,要去拜訪新北市市定古蹟-山佳火車站。
▼新舊車站並存的山佳火車站。
13  
▼南來北往要到新月台去搭火車。
14  
▼鐵軌鋼架製成的舊月台遮雨棚。
15  
山佳火車站始建於日治明治年間,為目前臺北、新竹間僅存唯一興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日治時期車站建築,經歷近八十年的歲月洗禮,車站站體至今仍大致保持原狀,其中如以鐵軌鋼架製成的月台遮雨棚、車站內之天花板、窗戶、磁磚、地板的氣孔、售票口、屋頂的屋瓦、鎮瓦等尚保持三○年代的風貌,而「切角頂」的特殊形式屋頂作法,兩端各立有三個鴟吻。四周為洗石子廊柱與木造屋簷,頗富有小站的情調。由於山佳車站磚牆、木屋架斜屋頂組合的構造,處於磚、木構造車站過渡到R.C.構造的過渡期,且為此一時期首批興建的車站之一,堪稱為此過渡期車站的代表。不僅建築物形式充分反映時代背景,在台灣鐵道建築史中更具有其意義與價值。(資料摘錄來源:新北市觀光旅遊網/玩樂主題/29區景點介紹/樹林區/山佳車站 http://tour.ntpc.gov.tw/page.aspx?wtp=1&wnd=136&id=1249a3ec0a1000001cd9 )
▼舊車站被有車站原圖案外觀的老舊帆布遮蓋?
16  
山佳舊火車站,目前為新北市市定古蹟,是很好的觀光資源,但目前沒有開放,不知是否還在等著整理?
▼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,我喜歡的一棵大樹。
17  
大樹為熱情陽光照耀下的我,提供暫時休息的好處所。
▼大漢溪上的石塊河床,非常有特色的景觀!
18  
▼具有人文藝術與景觀休閒的龍窯橋。
19  
雖然是自行車道,建議您牽著單車慢慢走,走在其中,跟著光影的千變萬化,讀著板上歷史的軌跡,偶見溪邊溪中的景觀,彷若來趟時光之旅,趣味十足喔!
▼鶯歌區往桃園方向的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。
20  
經過龍窯橋,也許會產生一個方向的錯覺,其實,還是沿著大漢溪南下啦!
▼沿途綠蔭盎然,十足悠閒的自行車道。
22  
▼鳶山堰前的自行車道。
23  
經過三峽的國3高速公路底端,在鳶山堰前,開始遇見水利工程。
▼看起來不大,實際卻非常巨大的鳶山堰。
24  
鳶山堰位於石門水庫後池堰下游19公里、三峽與鶯歌鎮交界之大漢溪上,主要功能為攔引石門水庫放流水送板新給水廠處理利用,堰主要結構為18座固定輪閘門,以抬高水位取水,堰前蓄水容量約500萬利方公尺。(資料摘錄來源: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/水資源管理/蓄水設施簡介/鳶山堰 http://www.wranb.gov.tw/ct.asp?xItem=1208&ctNode=323&mp=5 )
▼鳶山堰旁的自行車道。
25  
經過此處,因為非常低矮(限高1.5公尺),一定要下車牽馬矮身低過…。經過堰下,馬上來個上升小斜坡…XDD,繼續牽行。
▼漂亮的山水風情。
26  
鳶山堰上的蓄水池,讓三峽此處山溪景觀,非常漂亮!雖設有一觀景平台,但沿岸沿途草長草高,遮蔽了漂亮的山水景觀…。
▼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,新北市端或桃園縣端的起終點。
27  
▼大鶯(大溪、鶯歌)綠野景觀自行車道。
28  
進入桃園縣,即是大鶯自行車道,只是,目前因為水利工程施作,所以景觀被水利工程圍籬遮蔽了!
▼彎繞過幾戶住家的自行車道。
29  
▼彎出短暫幾戶的住家後,即是一小小斜坡。
30  
▼上坡後,要準備往左邊路線下滑。
31  
▼經過前方工程圍籬的路徑,即將正式進入桃園縣大溪鎮中新里的韭菜園區。
32  
▼遇到第一個韭菜園,說好的花呢?
33  
▼遇到這片活動公告張貼。
34  
▼進去看看。
35  
內無韭菜園,應該只是借用場地辦活動。所以,又騎出來,繼續尋找…。
▼終於見到韭菜花,喔耶!
37  
▼又碰到一座韭菜花田園。
38  
▼再來一座韭菜花田園。
39  
騎著、騎著,愈來愈多的韭菜花田園出現,而且一座比一座漂亮,許多都遠離產業道路,沒關係!都能欣賞到…Wow!整片白花花的,看起來就是漂亮!
▼靠著照一張。
40  
▼躺著也要照一張。
41  
我的她,就是喜歡湊熱鬧、當麻豆…XDD!
▼稻田裡,好多隻白鷺鷥。
42  
▼這應該是初期活動當天,特別開放,能夠允許進入韭菜田地的區域。
43  
我們是好國民,未經允許,不會進入田地裡,以免破壞了美麗的園地與農夫辛苦的結果。
▼多層次的韭菜園地,真的好漂亮!
44  
遇到一位專業的攝影愛好者,他照的韭菜照片,真的超漂亮的!整片韭菜田園區,就只看到我們兩個在逛、在取景照相…真是過癮!
▼數大便是美,白花花的韭菜田園地,又芳香又美麗!
45  
▼來張近拍。
46  
▼一層又一層的花海,就是漂亮!
47  
桃園大溪的中新里韭菜專業區,集中在下崁、中寮、中庄等地。耕種面積,廣達70公頃,是全國最大的韭菜種植與生產專區。優沃的沙質壤土地質條件,透水性佳,極適合韭菜的種植。這裡生產的韭菜味道濃郁,口感特佳。韭菜是四季皆能生產,每年可收成6次。中新里舊名中莊(中庄),位於大漢溪主流與分流間的低位河階上,因為夾在兩河道中間而得名。中莊墾殖甚早,200多年前即陸續有漢人移入,但由於夾於兩河道間,地勢較低,故多水患,早期以種植水稻為主;民國70年左右在有關單位輔導下,開始從事大規模韭菜的種植,至今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韭菜專業區。(資料摘錄來源:大溪鎮公所全球資訊網/大溪介紹/產業文化-農特產品-韭菜 http://www.dashi.gov.tw/tw/about7_3.aspx )
韭菜雖然是常用蔬菜,但是在中醫膳療裡卻具有藥用的價值。除了可降低血脂外,「溫補肝腎」及「助陽固精」的作用也很突出。因此在藥典上有「起陽草」之稱。但是,或許是這樣的名稱所致,使得一般人誤以為韭菜含有雄性激素。其實並非富含雄性激素,而是韭菜的屬性具有溫腎壯陽的特性,而中醫對男性性功能的治療方法,就是根據「腎」的好壞來判斷。所以韭菜與其說它有雄性激素,倒不如說它具有「補腎」的效果來的恰當些。(資料摘錄來源: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署東區分署/東區四季農作生活曆/春夏秋冬-韭菜 http://www.hlfd.gov.tw/Zh-tw/index.aspx?ModuleCode=CalendarShow&Season=spring&FD_ID=00000000-0000-0000-0000-000000000022 )
韭菜的生殖能力,我覺得很特殊,他有一根球莖,在地底下,只要摘取上面的葉子,他就還會再生新葉子(每次產期約60天),然後每年秋季(九月十月)開花(此時才有莖枝支撐花朵)結籽後,才停止生長,農民再取籽種植,又開始新的階段。因此,原先花海只是韭菜農的生產歷程,後為了協助農家推廣韭菜,即在韭菜開花之際,推展賞花活動,期能吸引民眾拜訪(所以,現在每年九月,我們才能看到如此美麗的特殊花海!),帶動大家對韭菜的認知(四季都有生產,韭菜花也可吃…韭菜是具有多功能性的食材,有益人體健康!歡迎大家多多品嚐…),進而促進平日韭菜之消費!
遇到一名非常年輕的韭菜農,跟他聊韭菜,不論是產銷或經營的辛勞,而有了進一步的認知,收益良多!暨感謝又感恩喔!
我最喜歡吃韭菜盒,還有韭菜水餃…喔!想到要流口水了,等會就去買韭菜盒吃,XDD!
▼沿著大漢溪,繼續前進桃園大溪。
48  
窩在中新里的韭菜園區,久久不捨離開。但為了下一個目標,終究還是要繼續前行…。自行車道,又接回了大漢溪。
▼經過一段工地的圍籬。
50  
這裡已經可以看見左手邊遠方的大溪橋,大溪近了!
▼藍天綠地輕鬆騎。
52  
▼大溪河濱公園河堤外,有一座觀景平台,吸引我好奇地前進觀看…。
53
到達大溪河濱公園前,見河堤有一缺口可進入溪岸,我即轉進看看,一過堤防,即看到一座觀景平台。
▼觀景平台入口處。
54  
▼觀景台上的說明牌。
55
原來這裡是大嵙崁人工溼地,看景觀,應該是新建的一座濕地,相信未來也是綠蔭滿滿,非常美麗!後看路邊設立的每座說明牌,也都有各式不同的植物說明 …現在對人工溼地,也開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。
▼美麗的生態池,遠方是武嶺橋與大溪橋。
56  
原想在此休息,後因陽光強,又無遮蔽物,只好作罷,繼續前行。
▼向左走還是向右走?
57
開始選擇了左邊車道,XDD…到了橋下發現封閉,只好退回叉路,改往右邊的車道。
▼從左邊的圍籬出入口,繼續進入河堤內道路,前面上方是武嶺橋。
58  
叉路右邊的車道,原先也是封閉的,但工程圍籬出入口,留有一小開口,就從那裏出來,不用回到先前的入口,真好!繼續經過武嶺橋下直行。
▼大溪橋頭停車場的龍潭三坑自行車道入口。
59
大溪橋頭停車場前的來時路,與停車場旁的大溪橋到大溪老街,先前走過不陌生。但後續到三坑老街的路徑未曾走過,也沒到過三坑老街,所以,今天的另一目標就是前進「三坑老街」。
▼從龍潭三坑自行車道入口區,看看漂亮的大溪橋…。
60  
先去三坑老街,回程再到大溪老街,內心決定繼續前進。
▼地磚式的自行車道。
61
一股芳芳的草香味,陣陣撲鼻而來,原來剛剛有鋤草大隊修剪過草地,難怪氣味芬芳,好聞!
▼造型特殊的崁津橋。
62  
▼崁津橋下的自行車道出入口。
63
崁津橋下有個單車休息點,原先以為可從那接上往三坑的自行車道,結果發現不行,還是必須繞出來,才能接上後續的道路。出了欄杆,往左走,看看後續路徑應該是鄉間產業道路。
▼完善的路徑指標,引領著初次到訪的我。
64  
▼Wow!遇到一片韭菜花田園。
65  
▼沿路都有這「請禮讓單車」告示牌。
66
▼探索路線?
67  
途中看到一斜坡,有這「探索路線」的指示牌,原想前去逛逛,說明糢糢糊糊,後看到8%…謝謝,再連絡,繼續前進…XDD!
▼向左走還是向右走?
68
看到三坑,當然選擇左邊路徑。
▼自然公園,4540公尺。
69  
看這路牌,是說距離自然公園還有4.540公里嗎?
▼崁津部落。
70
那是剛才經過的一個部落,看到入口區有掛著一條布條寫著「崁津部落」,入口區有許多人,這是今天沿路來,難得人聲鼎沸的相遇…。
▼番子寮休息點。
71
來到這裡,好特殊的休息點,底下有一小溪流,面對一座壁面,多棵大樹,有苦楝樹與月桃樹的介紹牌。不禁還是停下腳步,佇留一番,回頭看著剛剛匆匆路過的崁津部落,竟是伴隨著如此景色優美的田園風光,真是美麗!
▼一排與遠處一片白茫茫的韭菜花田園。
72  
▼又見一大片韭菜田地。
73
▼遇到一大片十分驚豔的白色世界。
75
一條上坡叉路,沒有直行,不經意地進入,卻看到一大片令我驚豔的白色世界…。原先以為只有中新里有韭菜田,沒想到這裡也有許多韭菜田。
▼綠油油的稻田,一群白鷺鷥,突然驚飛!
76  
再一次佇留,享受寧靜的田園之美!
▼這裡也種美人腿。
77
▼每次遇到如此景觀,總想起八煙的水中央。
78  
▼好棒的田園景觀!
79
▼經過一座茂密的竹林道,非常涼爽!
80  
▼又遇見一大片的韭菜田園。
81
▼Wow!前方的路看起來非常有趣…。
82  
▼高高的芒草,大大的太陽,騎在其中超有Fu!真棒!
83
▼這,感覺還真清涼啊!
84  
▼喔!前方似乎熱鬧滾滾?
85
▼原來正在整修水圳工程。
86  
工程進行中,小心翼翼的經過怪手與大卡車,大卡車幾乎佔據了整個路面,加上土堆,卡車如何進出?我想這卡車司機真的是膽大心細技術高超者。我經過後,剛好碰到騎摩托車的,跟他說機車沒辦法過喔!他說他是來送便當的,Wow!便當能送到這裡,這也真厲害!他送完便當,追上我時,回頭跟我說了聲;秋老虎當季,很熱厚!哈哈,還真的是很熱…XDD
▼離開工程區後,竟然又是美麗的田園風光,真是太棒了!
87
▼向左走還是向右走?
88  
▼路邊剛好也有路徑導覽圖。
89
研究了半天,決定還是向左走,三坑老街,似乎左右都可以到…?
▼轉進後,看著無止盡的道路,繼續前行。
90  
▼站在高高厚實的堤防上,我應該是看見了石門水庫大壩?
91
終於來到自然生態園區,首先出現在眼前的是高高厚實的堤防,見到有一階梯,二話不說,揹起我親愛的單車,就往堤防上前進…為的就是看看堤防外的風光,讚啊!那座橋,後來才知是溪州大橋!
▼凸出池塘水面的觀景平台。
92  
下了堤防,走進了池塘邊的涼亭,見到此一觀景平台,不禁覺得美麗!
▼自然生態公園,有漂亮的涼亭,彎彎的曲橋,以及美麗的水面。
93 
站在水上觀景台上,靜看前方美麗的風景,真是別有一番滋味!右邊黃色區塊,就是大大長長的堤防。
▼涼亭內的桌子!
94 
好特殊,那是一面寫著「眾望所歸」的匾額,現在成為桌面,能在此為大家提供服務,也真的是「眾望所歸」啊!
▼生態工法的水徑,有魚兒悠游其中。
95  
▼這路標指的方向,讓我有點迷糊?
96 
▼向左走還是向右走?
97
右邊是抖抖陡陡的上坡路,是往三坑老街嗎?左邊是寫著石門二號橋…好吧!繼續向左前進,只因為它有標…自行車道…XDD
▼Wow!有山有水有草原,車道平整,騎在其間,真的很棒!
98  
路中遇到兩名人員正在休息吃飯,我即請教三坑老街如何前進?結果他們跟我說;剛才陡坡直上就到了,啊!都走到這裡了!要不要去老街暫時不想了,直直走吧!
▼這橋不知通往何處?
99 
▼遇到一座美麗的水圳。
100 
▼角落有一路標指示牌。
101  
三坑老街,的確要往回走,不再猶豫了,繼續前進…。
▼大平紅橋。
102
剛才的綠蔭路徑直走到底,眼前突然亮了起來,出現了一個丁字路口,右手邊有座古橋,吸引我前進。
▼紅橋景點。
103 
它也有指出三坑老街方向?
▼大平紅橋。
104_01  
大平紅橋,曾經被票選為全國歷史一百大建築中,名列第六十五名,位於紅橋下方的則是打鐵坑溪。
大平紅橋,早年是龍潭大平村民挑貨去三坑出售必經之路,一直以來都是以「紅橋、流水、釣叟」的風光聞名於外。
大平紅橋是三坑子與大平村之間的聯絡橋樑,它橫跨蔗部坑 (清水溪)的兩岸,東接大坪村,西鄰三坑村,是一座以紅磚為主的建造的拱橋,大平紅橋是由役庄場、龍潭居民及日本人的資助下完成,使用與當時建築桃園大圳相同的紅磚,紅橋景點的紀念碑是後來才加上的。(資料摘錄來源:龍潭鄉公所全球資訊網/觀光旅遊/三坑子-景點導覽-大平紅橋 http://www.longtan.gov.tw/tw/tour1_1_upt.aspx?id=11270 )
▼一段漂亮有勁的Off-Road路徑,有砂石會打滑…。
105_1 
原想走過紅橋,到對面行進,但見對面路小又好像難行,決定還是走橋邊的道路前進。
▼來到路底,望回剛才來的路徑,漂亮喔!
106_1 
▼行進到底,是一座曲橋。
107_1 
只能跨過曲橋前行。
▼沿著路徑而行。
108_1 
從前方橋下經過前,只見橋下轉彎處雜草叢生,又聽見上方車聲隆隆,但我不知轉彎後,前方路徑如何?是否能接上大馬路?看到指標寫著櫻花步道,繼續走吧!
▼柳暗花明又一村。
109_1  
經過橋下轉彎處,竟然看到溪流前方河岸有人在施工,Wow!這裡是哪裡?其實我也不知道?
▼清水坑親水設施導覽圖。
110_1 
溪道旁,有個導覽圖,經過研究,原來這裡是親水坑,目前所在位置是親水步道。
▼櫻花步道,還要再往前爬上階梯。
111_1
▼回頭看剛剛從溪流邊騎走過來的路徑旁,有一向上的斜坡。
112_1 
決定騎上斜坡,看看又有何驚喜之路?
▼台3乙,7公里處。
113_1  
騎出來後,竟然到了台3乙線,7公里處。
▼路徑指示牌後,我看到了小7。
114_1 
這時我真的需要好好補充一下,買水、吃午餐、休息。吃飯時,跟同桌的一位先生閒聊,順便請問他三坑老街如何去?他詳細地告訴我方向,並順便介紹了石門水庫周邊的單車景點。聽他說明後,我拿起了手機地圖,研究了一番,大概有了方向感,於是謝謝他後,開始沿著台3乙線,往三坑老街的方向騎去。
▼看到三坑老街指示牌了!
115 
▼三坑老街在前方。

117
▼三坑老街的入口區在左邊。

119
剛騎進來時,以為朝右邊直騎就會到,結果爽快的下坡,卻愈騎愈遠離這些住宅區,發現不對,立刻返回,爬個坡後,回到這裡,朝左邊進入,才知道,這回走對了!還有,地上的紅磚的也是一個指標…XDD
▼三坑老街景點導覽圖。
118
導覽圖指出周邊景點是圍繞著三坑老街,因景點之間距離,無標示公里數,一時不知要花多少時間,就決定今天先在老街周邊騎走就好。
▼這是第一個有名的景點-黑白洗。
120 
▼黑白洗池前的地面,有刻印著「龍潭第一街」的鐵蓋。
121 
▼三坑老街的介紹。
122  
▼三坑老街,店家都在休息,有著非假日的寧靜。
123
看過介紹說,這裡有家菜包做的很好吃,結果,門口掛牌周一周二休息,今天沒口福了!XDD
▼老街意象的裝置藝術。
125 
三坑每個景點都有故事,短短的老街,百年的古廟,古時的繁華,都因溪流的改變而改變,騎走在其中,細細品味舊有的人文風情。百年老街,也許曾因地理環境的改變而沒落,但世代生活於此的人們,讓老街依然存在…。
▼回到台3乙,7公里處。
126  
拜訪完老街,決定從台3乙,繞台4線到大溪,為的就是看看石門水庫的後池堰。
▼向左轉進台4線。
127
▼溪州大橋,好熟悉的名字?
129 
原來是去年單車環島第一天,往新竹時,有經過此地。
▼石門水庫與後池堰的大壩。
130 
當時匆匆騎過,只覺得風景很漂亮!此時舊地重遊,能靜靜地站在橋上,觀看此景,感受卻完全不同…。
▼過橋後,看到許多景點的指標。
134  
此時心中,突然串起到附近騎走的路線規劃。
▼環島第一天,午餐的餐廳。
135
彷彿仍聽到車友們歡樂興奮的笑聲,也記得在此一個個接受唱名,輪流拍攝環島證書用的照片情景…。
▼轉進路邊一座綠蔭的林地。
137 
大馬路上,看到有百年苦楝的指標,就進來看看,沒見到大樹,卻享受了一片綠意。
▼直走還是轉彎?
138 
我選擇了轉彎,也許大溪市區就在前面?
▼看到大溪市區的指標。
139  
▼桃園客運大溪站。
140
客運站的門面設計,看似如同大溪老街的門面,但是沒有富麗堂皇的造型與裝飾,只有簡單的幾何設計組合。
▼現代的商店,古式的門面。
141 
▼又來買豆乾回家吃。
142 
▼大漢溪上的武嶺橋。
143 
站在這裡,看著早上騎過的路。
▼哥德式尖塔造型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溪教會。
144 
▼大漢溪流,遠望曾經騎過的路。
145 
▼大溪藝文之家。

146
大溪藝文之家是由大溪公會堂與蔣公行館結合而成,今日來卻無法進入參觀,因為大門深鎖,暫停開放。
▼鳳凰木。
147  
大溪藝文之家的大門口前,與武德殿之間,佇立著這棵高大又美麗的鳳凰木。
▼武德殿。

148
武德殿,曾經經過整修,是目前國內保存日據時代最完整的官方劍道館之一。
▼台3線,33公里處。

149
逛完大溪老街幾個景點後,看看時間,希望在天黑前回到中和。於是開始沿著台3線,往台北方向慢慢前進。
▼還在蓋的錦和公園邊的運動中心,造型非常特殊。
151 
騎到中和錦和公園,看到這造型奇特的建築物,請教工作人員,才知這是新的運動中心,看來這建設應該快完成了!…家,也逐漸近了!心,卻是愉悅的!
騎程心得:
1.中和-板橋-土城,沿著市區道路接上土城城林大橋-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-山佳火車站-鶯歌-桃園大鶯自行車道-桃園大溪中新里韭菜專業區-大溪河濱公園-大溪橋-自然生態公園-大平紅橋-三坑老街-大溪老街-三峽-土城-板橋-中和,去回全程大約98公里,沿途平平的道路居多,但還是需要一點點長途騎單車的體力…XDD
2.韭菜,多麼奇特又有趣!一年開一次花,卻是四季都生產,幾乎是全身上下都可食用的植物,今日的賞花、聞花外,終於也認識了她!
3.三坑老街,起也大漢溪,落也大漢溪,現在存在也因大漢溪…河川溪流串起人們生活的需求,無論是過去的運輸或灌溉,延伸至現代都市群居的飲用水或休閒綠化,的確都還是深深影響著人類生存的重要指標。愛惜她、珍惜她、善用她,是我們世世代代應有的認知!
4.自己未曾去過的地方,雖已有前人先到達過,對自己而言,還是需要一點冒險與開創的精神,去探索!去觀察!去發掘趣味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城鄉遊騎士 JE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